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系统大佬燃爆全宇宙 第168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(70)

葛洪(约283年-约363年),字稚川,自号抱朴子,世称小仙翁,丹阳句容(今属江苏)人。东晋时期道士、道教学者、炼丹家、医学家、科学家。

葛洪出身于江南豪族,13岁丧父,家道中落。16岁起,广览经、史、百家,以儒学知名。后从方士郑隐学道。西晋太安二年(303年),张昌、石冰于扬州起义。大都督顾秘任葛洪为将兵都尉,因破石冰有功,迁伏波将军。起义平定后,弃戈释甲。

永兴元年(304年),赴洛阳搜求异书以广其学。时值八王之乱,颠沛流离于徐、豫诸州,饱受战乱之苦,于是消极愤世,遂萌栖息山林、服食养性之思。

建兴四年(316年)重返故里。东晋开国后,念其旧功,赐爵关内侯。咸和(326年-334年)初,司徒王导召葛洪补州主簿,转司徒掾,迁咨议参军。葛洪听闻交趾出产丹砂,自行请求出任勾漏令。赴任途经广州,刺史邓岳表示愿供其原料在罗浮山炼丹,葛洪遂决定中止赴任的行程,从此隐居于罗浮山。葛洪在朱明洞前建南庵,修行炼丹,著书讲学,因从学者日众,又增建东西北三庵。后卒于东晋兴宁元年(363年)。

葛洪撰有《玉函方》一百卷(已佚)和《肘后备急方》三卷。《肘后备急方》共有86篇,虽经梁代陶弘景及金代杨用道补缺增益,但现存《正统道藏》本仅存68篇。除此之外还有《抱朴子内篇》二十卷等作品。整理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炼丹术,撰写炼丹著作,成为炼丹史上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。对隋、唐炼丹术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,其著作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化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。

人物生平

葛洪出身江南士族,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。13岁时丧父,家境渐贫,以砍柴所得,换回纸笔,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,常至深夜。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,他遂以“抱朴子”为号。性格内向,不善交游,只闭门读书,涉猎甚广。葛玄曾师从炼丹家左慈学道,号葛仙公,以炼丹秘术传于弟子郑隐。葛洪约16岁时拜郑为师,因潜心向学,深得郑隐器重。郑隐的神仙、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,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、著书立说。

晋永兴元年(304年)葛洪加入吴兴太守顾秘的军队,任将兵都尉,与石冰的农民起义军作战有功,被封为“伏波将军”。次年辞官往洛阳搜寻炼丹制药之书,但因陈敏盘据江东作乱,归途断绝,遂流落在徐、豫、荆、襄、江、广诸州之间。后葛洪绝弃世务,锐意于松乔之道,服食养性,修习玄静。

继而师事鲍靓,继修道术,深得鲍靓器重,以女儿鲍姑许配。建兴二年(314年),葛洪返回家乡,隐居深山继续从事《抱朴子》的创作。东晋开国,朝廷念其旧功,赐爵关内侯,食句容二百邑。咸和(326年—334年)初,司徒王导召葛洪补州主簿,转司徒掾,迁咨议参军。

关闭